X

交流互鉴凝共识:包文君艺术设计名师工作室与国家名师(名匠)培训班共探育人路

发布者:数字学院发布时间:2025-11-06浏览次数:10

为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搭建校际交流合作桥梁,2025 11 5 日,国家级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训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基地 “新时代职业学校名师(名匠)培养计划” 培训班全体学员走进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与数字学院包文君院长主持的上海市高等职业教育艺术设计名师工作室共同开展为期半天的交流研讨活动。本次活动以 “共享经验、互学互鉴、共促提升” 为核心,汇聚多所职业院校教育同仁,共话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路径。

致辞启航 共绘交流蓝图

活动于上午 9:00 在学校 602 会议室正式启动,由数字学院院长包文君教授主持。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副校长江帆代表学校致欢迎辞,对全国名师名匠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详细介绍了学校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办学特色、师资建设及名师工作室发展成果,强调校际交流是推动职业教育提质增效的重要途径,期待与各院校携手探索育人新模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继教中心副主任金花发表讲话,肯定了本次交流活动的重要意义,希望全体名师学员以此次研讨为契机,拓宽教育教学视野,助力自身院校专业建设与师资队伍发展。

经验共享 深耕工作室建设

作为本次交流的核心环节,数字学院院长、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包文君教授以 “数智化转型赋能艺术设计名师工作室建设” 为主题,分享了工作室的建设理念、运行机制与实践成果,尤其着重介绍了工作室如何利用虚拟教研室平台高效、高质量完成教研任务并积累教育资源。从工作室学员教师自身特点进行针对性的师资培养、深度校企合作模式创新到学生技能竞赛指导,包文君教授全面介绍了工作室在促进 “双师型” 教师成长、深化产教融合方面的关键举措。

互动研讨 碰撞思想火花

在互动交流环节,来自北京农业职业学院、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温州科技职业学院、玉溪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等12所院校的全国名师、名匠代表踊跃发言,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与院校特色,围绕 “名师工作室如何赋能专业建设”“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创新”“跨院校资源共享机制” 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既有对教学难点的共同思考,也有对创新做法的无私分享,现场氛围热烈融洽,实现了思想的碰撞与经验的互鉴。

实地观摩 感受育人氛围

交流研讨后,名师、名匠们参观了 AIGC数字艺术研创工作室,工作室的带教老师高月娇、朱俊、李薇等详细介绍了数字学院依托工作室集群,开展的项目制教学特色及最新的AI技术在数字艺术创作中的应用。大家驻足体验了VR技术是如何让儿童绘本的阅读体验突破纸质边界,感受了数字虚拟人技术是如何为乡村振兴、民族团结提供全方位的支持,疗愈小游戏又是如何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积极服务的。随后大家参观了虚拟拍摄影棚,黎芳苗老师为大家讲解了最新的虚拟拍摄技术,在AI舞蹈房内,栾健超、吕思怡老师为大家展示了最先进的AI舞蹈测评系统。大家实地感受了学校在数字艺术、影视拍摄、表演艺术等专业领域的实训教学条件与技术应用成果,亲切地交流进一步拉近了彼此距离,为后续开展常态化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此次交流活动为全国各职业院校师资建设搭建了高效的沟通平台,促进了经验的共享与互补。包文君艺术设计名师工作室将以此次交流为契机,持续深化与全国兄弟院校名师、名匠的合作,吸取外省市高职院校师资建设的先进经验,聚焦职业教育师资建设的核心素养,为新时代职业教育事业发展贡献更大力量,也向全国展现上海高等职业教育的风采。


文字撰写:包文君

图片供稿人:丁弋洵

版面排版:朱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