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摄影摄像技术专业|喜报!《电影摄影及特殊拍摄技术》获上海市级精品课程

发布者:影视制作中心主任发布时间:2025-04-23浏览次数:15

为响应上海市教委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战略部署,我校摄影摄像技术专业对标国际影视工业标准,依托产教融合经验,联合校外合作企业打造的特色核心在线开放课程《电影摄影及特殊拍摄技术》经上海市教育委员会评审正式入选2024年上海市精品在线课程,目前于 “智慧树”平台全面开放选课通道。

1  2024年度上海高等职业教育市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立项名单


图2  《电影摄影及特殊拍摄技术》课程主页


一、立足行业需求,强化前沿技术教学

当前,影视行业技术迭代加速,对兼具艺术素养与技术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需求显著提升。《电影摄影及特殊拍摄技术》作为摄影摄像技术专业核心课程,紧密围绕行业发展趋势,针对虚拟拍摄、MOCO机械臂编程、航空摄影等前沿领域展开教学。课程以“技艺融合、虚实共生”为理念,培养掌握机械臂编程、无人机航拍、虚拟制片等前沿技术的高素质复合型影视人才。课程对标国际电影摄影师、虚拟拍摄师等职业标准,融入人工智能编程模块,使学生在校期间即可掌握行业新技术应用。通过《志愿军》、《金刚川》等真实主旋律项目案例的实践教学,使学生能够快速适应影视工业化流程中的特拍虚拍技能要求。

3  课程学生实践


二、科学课程架构,注重实践能力培养

课程以“理论+实践”双线并行的模式构建知识体系,涵盖电影摄影机技术、航空摄影、虚拟制片及MOCO机械臂应用四大模块,形成螺旋式进阶训练体系。教学过程中,学生从基础设备操作起步,逐步深入至特种摄影镜头语言设计、航拍视角规划及机械臂编程等复杂环节。

  • 教学体系设计
    8大教学模块:覆盖设备组装调试、特拍镜头运动设计、航拍路径规划,虚拟拍摄等全流程技术节点
    47项任务化实训:通过《金刚川》等高质量国产院线优秀案例拆解,完成从单镜头拍摄到复杂场景调度的能力进阶

  • 实践教学矩阵
    线下实景基地:校内上海市示范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联动百鸥片场、星希数字片场,配备MOCO机械臂交互式摄影系统、动作捕捉、虚拟制作XR等尖端设备
    线上虚拟课堂:智慧树平台建成虚仿项目9个、微课视频123个,支持远程操作训练与实时数据反馈


4  《电影摄影及特殊拍摄技术》在线课程章节


三、资深师资团队,保障教学实效

本课程构建“双师”型教学团队,深度融合行业资源与教学经验,为人才培养提供强力支撑。课程负责人由摄影摄像技术专业主任苏锴担任,团队由7名校内双师型教师(含教授1人、副教授1人、上海市高级“双师”5人)与3名行业特聘导师(含广电总局技术库专家 1人、院线电影特拍指导1人、华东地区无人机裁判1人)组成,成员深度参与《唐人街探案》、《志愿军》、《云霄之上》等几十余部影视作品制作。

课程教学实效显著,近三年指导学生斩获48小时虚拟制作国际大赛金奖(全国职业院校首例)、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上海市一等奖等多项奖项。1+X自媒体运营证书及无人机操作证书通过率连续三年达100%,彰显“行业导师全程带、真实项目全程练”的育人优势。

5  《电影摄影及特殊拍摄技术》团队部分成员


6  《电影摄影及特殊拍摄技术》产教融合优质项目


四、教学资源升级,推动数字化教材赋能

依托上海市在线精品课程建设成果,《电影摄影及特殊拍摄技术》课程组继续联合校企合作单位天津(G-KA)基卡机器人公司联合撰写《Motion Control摄影机械臂特拍思维构建》活页式数字化教材,持续赋能“在线课程+虚实实训”教学体系。本课程配套活页式数字化教材以“模块化拆解、动态化更新”为核心,重构MOCO交互式摄影系统特拍技术教学范式。此活页教材以8模块化设计为核心,涉及“安全操作”“基础控制”“高速拍摄”“复杂运镜”多个任务既可独立学习,也可串联为完整工作流。

教材中的任务设计均对标真实工作场景,鼓励学生将结课作品转化为技术方案或创意提案,提交至合作企业的案例库。对于具有实用价值的成果,可协助申请技术专利或参与创新创业赛事。同时,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技术文档撰写能力,要求其按照行业规范整理轨迹参数、风险评估报告及操作手册,为职业认证与就业衔接奠定基础。此次数字化教材的配套开发,将实现中国影视工业MOCO交互式摄影真实经验与在线课程资源的双向赋能,推动精品课程从“本土认证”向“国际标准”跨越。

7  Motion Control摄影机械臂特拍思维构建》活页式数字化教材节选


五、实验室集群布局,搭建产学研协作平台

为推进人工智能技术与影视创作的深度融合,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影视科创学院《电影摄影及特殊拍摄技术》课程组将持续与天津基卡(G-KA)机器人公司共建"智能拍摄机器人文生运镜(TTS)联合实验室",共同探索影视工业智能化转型的创新路径。

实验室将聚焦"文生运镜"核心技术研发,构建"语义解析-数据驱动-轨迹生成"的三阶模型,实现从文本到运镜端生成。双方将整合MOCO机械臂交互式摄影技术优势,通过部署±0.1mm精度的六轴机械臂及多模态数据库系统,实现自然语言到拍摄轨迹的智能转化;开发数字孪生预演系统,将传统拍摄筹备周期压缩80%;建立"创意工坊-算法训练-实机操作"三级实训体系,培养掌握智能运镜设计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此次校企协同育人项目,标志着影视职业教育向"智造"时代的跨越式发展。实验室将致力于输出兼具艺术思维与技术素养的新一代影视创作者,为上海建设全球影视创制中心提供人才支撑。我校智能拍摄机器人文生运镜实验室的建立,将推动大学成为全球智能影视技术的策源地。

8  《电影摄影及特殊拍摄技术》课程概述


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摄影摄像技术专业《电影摄影及特殊拍摄技术》市级精品课程的成功建设,是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摄影摄像技术专业立足教学改革、深耕产教融合的阶段性收获,是职业教育与影视工业化需求精准对接的实践成果。未来,在"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战略指引下,摄影摄像技术专业将持续优化课程内容与产业需求的动态匹配机制,重点拓展虚拟制片、智能运镜等新兴技术的教学应用场景,为职业教育专业升级与数字化改造提供可参照的实践样本,为行业输送更多能快速适应工业化流程的实战型技术人才,为影视产业技术升级贡献职教力量。

课程链接:http://t.g2s.cn/ojxAPPx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