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以音符铸魂,激荡时代强音 | 原创音乐剧《向阳而生》圆满落幕

学校实践教学标杆之作献礼时代

发布者:表演艺术中心主任发布时间:2025-04-10浏览次数:22

202548-9由学校倾力打造的原创音乐剧《向阳而生》在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音乐俱乐部震撼上演,为第四十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增添了一抹炽热的红色印记。上海市委宣传部原副部长陈东上海之春艺术展示周组委会委员乔嘉上海大学音乐学院院长王勇、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施忠、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相关领导共同出席首演仪式,与观众共赏这场跨越时空的艺术盛宴。该剧以人民音乐家聂耳的传奇人生为脉络,用音符与舞台艺术再现民族精神的觉醒与激荡,展现了职业教育在艺术传承与创新中的蓬勃生命力。

图1  《向阳而生》学生排练照片

《向阳而生》以聂耳从云南山野少年成长为人民音乐家的蜕变历程为主线,聂耳的挚友张天虚探寻聂耳的死因为副线,双线叙事以聂耳经由田汉介绍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为交汇点,也是全剧的高潮。剧中,音乐与舞蹈化身为时代的呐喊:聂耳与张天虚的生死守望、与田汉的创作碰撞、与白虹的艺术共鸣,在舞台上汇聚成一股磅礴力量。灯光与音符共振间,观众不仅感受到革命年代的烽火硝烟,更触摸到一代青年以艺术为武器、用生命点燃民族希望的赤诚之心。演学院学生徐泽阳(饰聂耳)感慨道:“扮演聂耳让我真正理解了艺术家的热血与责任。舞台上,我不仅是一名演员,更是一名历史的讲述者

导演王国沣在创作阐述中强调:我们刻意摈弃了脸谱化的英雄叙事,通过展现聂耳与张天虚、田汉等文艺战友的思想碰撞,还原有血有肉的青年艺术家群像。故事中的聂耳既是音乐创作的思维轨迹,也隐喻着民族精神的攀登之路。希望年轻观众能在这场视听盛宴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时代坐标


图2  《向阳而生》演出现场

作为上海市高职院校高水平“演艺新空间”专业群重点剧目,《向阳而生》从剧本创作、音乐编曲到舞台呈现,均由学院师生全流程参与完成。剧中原创音乐作品、服装设计、沉浸式舞美装置,无不体现“教、学、演”一体化的育人理念。

学校赵炳祥副校长鼓励同学们这次创作实践证明,职业教育的生命力在于扎根现实土壤。希望你们保持对艺术的敬畏之心,既要练就过硬本领,更要厚植家国情怀,让每一次舞台绽放都成为传递时代精神的火炬。

曲慧佳院长在谢幕时动情表示:“聂耳的故事不是历史的回响,而是当代青年的精神火种。我们希望通过这部剧,让年轻一代明白,艺术不仅是技艺的展现,更是与时代同频共振的使命担当。”

图3  《向阳而生》演出现场

2025年适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义勇军进行曲》诞生90周年,《向阳而生》以艺术之名致敬历史,以青春之姿传承精神。剧中“冒着敌人炮火前进”的呐喊穿越时空,与当代青年的奋斗宣言交相辉映。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乔嘉观演后评价:“这部剧将红色基因融入艺术表达,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有青春的感染力,是‘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典范之作。不仅是一部音乐剧,更是一堂生动的思政课。让观众在艺术体验中感受到民族精神的永恒力量,这正是‘上海之春’所倡导的艺术与时代同行的理念。”

图4  《向阳而生》演员谢幕

未来,学校将以《向阳而生》的成功为契机,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探索“演、创、研”协同发展的艺术教育新模式,将剧目继续深入打磨,并开发配套教学资源,让更多青年在艺术实践中感悟家国情怀。

《向阳而生》的舞台虽已落幕,但音符铸就的精神之火永不熄灭。这部作品不仅是职业教育的璀璨成果,更是新时代文化自信的生动注脚。期待学校继续以艺术为舟,载育时代新人,在传承与创新的浪潮中破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