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9日,在杨浦区国歌展示馆内,学校表演学院音乐剧专业的青年学子们,以一场名为《为国而歌》的沉浸式音乐剧展演,让红色历史“活”了起来。学生们用澎湃的歌声与精湛的表演,重现了聂耳与田汉创作《义勇军进行曲》的峥嵘岁月,将“用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的激昂呐喊,化作穿透时空的精神力量,赢得了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
图1 学生演出现场
演出中,舞台与展厅融为一体,观众不再是旁观者,而是“穿越”到1930年代的上海码头、街头,见证聂耳与田汉在民族危亡之际的创作历程。学生们通过分众式、交互式的表演,让观众与角色共情,与历史共振。一位带着孩子从宝山赶来的家长感慨:“沉浸式的演绎让场馆‘立体’了,孩子第一次直观感受到国歌背后的故事,远比课本更震撼!”
图2 学生演出现场
此次展演不仅是艺术的呈现,更是学校深化“大思政课”改革的生动实践。学校依托红色场馆资源,将课堂搬到历史现场,通过音乐剧这一艺术形式,让学生在角色塑造中感悟家国情怀。正如剧中聂耳的扮演者所言:“每一次唱响‘起来’,都让我更深刻理解到,艺术不仅是表演,更是精神的传承。”学院以产教融合为抓手,打造“戏剧思政”品牌。学生们在剧本研读、角色揣摩、历史考证中,完成从“学艺术”到“学精神”的蜕变。这种“以文化人、以史育人”的模式,不仅让思政教育更具感染力,也为艺术人才培养注入红色基因。
图3 学生演出现场
演出结束后,市民们久久不愿离场。一位家长表示:“希望这类活动能常态化,让孩子在艺术中读懂历史。”国歌展示馆作为全国首家以国歌为主题的红色场馆,近年来持续推出AR体验、情景党课、手作研学等创新活动,将静态展览转化为动态教育场景,成为市民尤其是青少年“打卡”的热门地。
图4 参演学生与现场观众合照
学校通过《为国而歌》的成功实践,展现了艺术院校在思政教育中的独特优势——用青春视角诠释红色经典,用艺术语言传递时代强音。未来,表演学院将继续探索“美育+思政”的创新路径,让更多青年学子在艺术创作中厚植爱国情怀,让红色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更璀璨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