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艺讲堂第29讲:上海政法学院邢虹文教授为高本贯通师生开讲 “采访:真相挖掘机”首期讲座

发布者:发展规划处发布时间:2025-03-17浏览次数:103

1  采访:真相挖掘机讲座海报


2025228日下午2点,上海政法学院上海纪录片学院副院长、学院特聘教授、摄影摄像技术专业学科带头人刑虹文教授为大家带来首期主题讲座“采访:真相挖掘机”。影视科创学院组织摄影摄像技术高本贯通专业、影视编导专业相关班级及老师参与此次讲座,现场学习氛围浓烈。

刑虹文教授在多部学术期刊上发表过数十篇学术论文,在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外语频道担任多部栏目的策划、编导,并制作完成三十余部电视作品。

当今社会人工智能技术正在不断改进和提高,AI正在成为社会文化舆论的中心,AI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那么在人机互动过程中最关键的核心点在那儿呢?这是刑虹文教授讲座开始最先向大家抛出的问题。

刑虹文教授从近期热点话题AI切入,以DeepSeek为例展开讲座,提出问题:“人机互动中,老师和学生应该如何做,在职业技能里什么是排他性。”刑教授的见解是人机互动中找出人的价值以及如何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AI缺乏个性化,在短时间内很难形成信任,人与人之间具有个性化,同时可以利用AI拓宽问题纬度,刑教授由人机对话映射讲座主题“采访”,并且指出只有非常充分的前期工作,才有机会接近真相。

刑虹文教授借由人机互动关系引出本次讲座的主题“采访”,开展关于采访的一系列知识以及方法论。

2  刑虹文教授分享现场


1.访前资料准备

刑教授通过《乱世佳人》演员费雯丽和记者以及意大利记者法拉奇采访邓小平两个例子对比,讲明了访前资料准备的重要性,以及作为一名记者需要良好的知识素养

2.分析采访对象的心理特点

采访对象的心理分析往往决定了采访的大体安排也决定了记者采用何种采访方法以及提问的内容和方式,同时也要注意在采访中顾及采访对象的个性心理。

3.拟定切实可实行的采访计划

刑教授指出:拟定切实可实行的采访计划需要明确以下几个部分。明确采访的主要内容,确定进入主题的方式,确定提问的形式,确定提问的顺序,确定提问的态度,拟定采访的开头和结尾方式

4.想方设法创造采访机会

合适的采访环境,合适的采访语境,是采访的关键之一,刑教授通过《重庆日报》的记者和高中学生的故事来体现合适的采访环境和语境的重要性。同时刑教授也讲述了转换身份的暗访方式,在目前比较流行的暗访中,采访者常常由记者角色转换成了商人或者消费者角色。

3  刑虹文教授分享现场


刑老师指出:在技术驱动下人是不断被监视的。那么如何正确的处理人机互动关系?刑教授在讲座的结尾给同学们留下了思考问题。

4  刑虹文教授与学生互动现场


本次讲座刑教授从教学多年的经验中举例,让在座的学生们更能吸收讲座中知识纪录片采访不仅是信息传递的工具,更是情感表达、历史记录和社会反思的重要手段。它通过真实的声音和多元的视角,帮助观众更深入地理解世界,并激发思考与行动纪录片不仅是记录现实的工具,更是教育、启发、反思和推动社会变革的重要媒介。它通过真实的故事、多元的视角和深刻的洞察,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世界,激发思考与行动,具有不可替代的社会和文化价值。

这次讲座让学生学到了实用的采访知识与技巧,理论结合实际的讲解方式,有效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水平。对于高本贯通专业,我们将以此次讲座为契机,继续加强与专家的交流合作。鼓励学生把所学运用到实践中,积极参与纪录片创作。未来,期待同学们能产出更多挖掘真相、传递价值的作品,为专业发展添砖加瓦,在纪录片行业站稳脚跟,实现从高职到本科的知识进阶与能力提升,走出一条特色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