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影视制作专业群深化产教融合,探索虚实边界、奋力开辟育人新路径

发布者:发展规划处发布时间:2025-04-08浏览次数:13

图片

 图1  共建《虚拟影视制作专业群》跨专业图谱


为顺应影视产业数字化发展趋势,面对虚拟制片技术重塑行业生态,推动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构建上海市首批高职高专高水平虚拟影视制作专业群,携手智慧树网推进智能化教学改革,对前期筹备、中期拍摄、后期制作、视觉特效及虚拟制片五大领域进行深度数据挖掘,系统梳理137个职业能力模型、548项技能标准及2241个核心知识点,运用知识图谱与人工智能技术构建新型教学体系。以平台集成48门课程资源,建成28门课程知识图谱,整合校内外教学资源3101项,搭建专业知识中心与AI工作台,建立国内首个虚拟制作技术方向教学资源库。通过智能技术优化资源配置、评价体系与考核机制,为职业教育开辟了一条“能力导向、数据赋能、德技并重 ”的育人新路径,为行业输送适配数字化(影视)制作需求复合型人才,提供了系统化解决方案。

图片

图2  专业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能力体系—问题图谱—知识图谱—教学资源


知识图谱赋能—让岗位能力“看得见、摸得着”

学院以虚拟影视制作专业群建设为抓手,致力深化重点领域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改革(职业教育“101”计划),贯彻推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从知识传授向综合技能提升转变,以“产业需求”为锚点,利用 “六维知识图谱 ”,打通行业需求与教学实践的壁垒;从影视行业导演、摄影、后期、数字内容策划等岗位能力模型出发,反向推导出477项典型工作任务,关联1108个跨学科知识点,形成了“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能力体系—问题图谱—知识图谱—教学资源 ”的闭环支撑矩阵。

图片

图3  岗位的核心能力模型-工作任务-知识点推导图


图片

图4  六维知识图谱


智能课程体系—破解知识“碎片化”难题

虚拟影视制作专业群课程体系,打破了传统专业壁垒,推动教学从经验驱动转向数据驱动,构建本专业群首个教育“动态知识体系 ”,系统推进专业优化、课程建设、教材编改、教师培训、实习实训等,不断提升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推动教育教学模式变革。

专业群知识库中,整合48门课程,以知识图谱形式直观呈现1108个知识点关联网络,展现课程知识关系网络、课程知识点关系、与其他专业课程知识点交叉融合等,以结构化形式描述课程知识点、教学资源、教学活动、测评方式等联系,搭载知识管理、学习导航、学习评估等功能模块,构建课程内在知识与技能关联结构,创建面向信息化、智能化专业群知识图谱,辅助传统课堂教学,助推教学质量提升。

图片

图5  虚拟影视视制作专业群知识图谱


图片

图6  虚拟影视视制作专业群知识图谱


产教融合教学—数字片场中锤炼实战技能

虚拟影视制作专业群坚持以“真实项目驱动+原创项目引领”推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构建高质量校企协同育人生态体系。合作单位包括国际影视企业、国内知名头部企业近百家企业,核心企业及行业协会31家,共研项目60个,共研课程7门。

图片

图7  虚拟影视视制作产研融合推荐


图片

图8  产研合作导师


依托智能教学平台构建“学教管”一体化体系,深耕“产学研”,基于“应用驱动原则持续拓展虚拟拍摄、智能合成等教学场景,构建覆盖”学生自学、教师授课、教学管理的全场景应用生态,有效推动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学生通过动态知识图谱自主构建个性化学习路径,通过全流程数据采集,实时追踪从理论学习到项目实践的34个关键成长节点,生成可视化能力矩阵图;教师可精准识别技能短板并智能匹配虚拟案例库、行业动态数据库及AI评测系统,以精准数据赋能教学模式,形成“能力可视化培养-岗位精准化输送”的职业教育新机制。人才培养质量呈上升趋势,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8%,优质对口就业率占比达85%以上。

图片

图9  AI赋能学习路径推荐&AI推荐专业群涉及产业动态


德艺双休—浇筑影视人精神底色

虚拟影视制作专业群以“影像中国”育人工程为抓手,构建了“课程思政+专业实践”的创新培养体系。

课程思政体系建设成效明显。依托16门专业核心课程搭建数字化教学平台,系统性植入112个课程思政教育节点。通过开发主题课程资源包、建立课程思政案例库等举措,实现思政元素与影视制作技能的有机融合。教师团队将行业真实项目转化为教学案例,形成“项目案例-培训包-课程库”的完整资源转化链。

实践育人模式创新示范。以“红色传承·三全育人”为导向,实施系列创作计划,建立“校党总支统筹+馆校联动+行业协同”的实践机制。在典型案例周公馆《107往事》微电影项目中,师生通过实地调研、史料研读、剧本创作、实地拍摄,将周恩来总理的革命事迹转化为沉浸式教学素材,联合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专家与影视行业导师,构建起历史真实性与艺术价值并重的创作体系。

  先锋引领育人协同合力。实践教学环节,党员教师组建技术攻坚小组,通过解决4K修复、虚拟场景重建等技术难题,现场示范迎难而上的奋斗精神。学生“做中学、学中悟”全流程参与,课程思政“润物细无声”,实现了专业实践与思想教育的深度耦合。该育人工程已孵化青年导演扶持计划等创新平台,培育出多部获得省部级奖项的原创影视作品,形成了可复制的影视类相关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范式。

图片

图10  课程思政体系


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深入贯彻《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专业群知识图谱建设为抓手推进教学改革新实践,通过1108个数字化知识点与112个课程思政教育点的动态融合,构建起专业技能培养与价值引领同频共振的育人体系。在数字图谱编织行业需求、项目实践深植思政基因的创新探索中,学校正着力打通产教协同脉络,未来将通过跨专业联动深化德技并修、艺科融合的育人机制,加速构建职业教育资源数字地图,推动“一体两翼”战略从体制机制完善向服务国家重大战略转型,助力职业院校精准对接区域产业布局,实现从基础能力建设到战略支撑能力跃升的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