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只此周庄》大型文旅演艺导演靳韬来校讲座 —— 解析文旅演艺与科技融合新路径

发布者:传媒学院发布时间:2025-10-30浏览次数:19

20251029日下午,中国文旅演艺与非遗文化实践者靳韬导演应邀莅临上海电影艺术学院,以文旅演艺与现代科技融合实践为题展开专题讲座。本场讲座以靳韬导演主创的行浸式多维空间剧《只此周庄》为核心案例,系统探讨了文旅演艺在叙事空间构建、感官体验与科技融合方面的创新路径。

图一

靳韬导演首先阐述了《只此周庄》如何以周庄水乡的自然与人文环境为基底,构建起跨越时空的叙事场域。作品以旧梦、入画、出征、寻路四大篇章为线索,将宋代美学与江南水乡的空间特质相融合,通过场景流转、路径引导与视觉延伸,打造出人在画中游的行浸式观演体验。

在重构五感体验方面,靳韬强调,《只此周庄》不仅注重视听效果的提升,更通过环境雾森、定制香氛、体感振动与风向模拟等系统,构建起触觉、嗅觉与情感联动的多维感官场域。他指出,技术应服务于体验,而非展示本身,真正的沉浸来自于感官与叙事的深度融合。

在科技融合路径方面,靳韬重点介绍了四项核心技术的应用:光子透明屏显示使虚拟画面悬浮于真实场景中,拓展了视觉表达的虚实边界;偏振光3D成像系统通过分光棱镜重组投影信号,实现无闪烁、无缝融合的大规模立体场景;多级同步与曲面融合技术有效解决拼接区闪烁与色偏,保障视觉连贯与真实;安全可靠的集控系统实现演出一键运行、全网状态可视和故障自动切换保障长期稳定运维。这些技术协同构建起一个可交互的叙事环境,使观众从被动观看转为主动参与,推动剧情与行为自然互动。

图二

面向未来,靳韬认为AIGC、实时渲染与跨媒介叙事将成为文旅演艺的突破方向,但核心仍在于对文化本质的理解与表达。他提出科技赋能、文化回归的理念,强调技术应成为无声的支撑,而文化内涵与情感共鸣始终是演艺作品的灵魂。

此次讲座为我校师生提供了一次与行业一线深度交流的宝贵机会,不仅拓展了学生在文旅演艺创作领域的专业视野,也为我校相关课程建设与产教融合实践注入了前沿内容与创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