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特写

  • 2025-03-17
    图1讲座海报2025年3月14日(周五)下午14:00,影视科创学院特邀上海政法学院上海纪录片学院副院长邢虹文教授,为师生带来精彩讲座《采访:真相挖掘机》第二期。本次讲座聚焦于采访的核心技巧,内容涵盖了提问方法、倾听方法、观察方法及记录方法四个方面。拟助力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增强其职业素养,使学生在未来拍摄工作中能够更精准地挖掘真相,传递真实的声音。此次讲座,邢虹文教授从一段新闻视频开场,衔接上一讲的内容,新闻讲述断骨增高手术在中国禁而不止,在视频环节过后通过邢教授的师生互动环节,进而引出采访的关键。寻找采访对象,采访提纲,两个核心问题,以及另一个更为核心的问题,采访的选题。新闻采访的一般方法包括座谈,访谈,现场考察,搜集资料等,邢教授通过讨论新闻视频短片中的采访难点,以及生动的讲述亲身经历,说明了新闻采访中的提问方法的关键性。在纪录片的制作中,采访的地位举足轻重,邢虹文教授提出:记者的采访活动都有着强烈的目的性;采访对象的情况极为复杂;采访过程中随时可能出现新的线索,也有可能冒出新的问题。这几个采访难点,并且指出应该要牢牢把握可能获得更多信息的机会,要能随机应变,即兴发挥。邢教授还通
  • 2025-03-17
    图1采访:真相挖掘机讲座海报2025年2月28日下午2点,上海政法学院上海纪录片学院副院长、学院特聘教授、摄影摄像技术专业学科带头人刑虹文教授为大家带来首期主题讲座“采访:真相挖掘机”。影视科创学院组织摄影摄像技术高本贯通专业、影视编导专业相关班级及老师参与此次讲座,现场学习氛围浓烈。刑虹文教授在多部学术期刊上发表过数十篇学术论文,在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外语频道担任多部栏目的策划、编导,制作完成三十余部电视作品。当今社会人工智能技术正在不断改进和提高,AI正在成为社会文化舆论的中心,AI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那么在人机互动过程中最关键的核心点在那儿呢?这是刑虹文教授讲座开始最先向大家抛出的问题。刑虹文教授从近期热点话题AI切入,以DeepSeek为例展开讲座,提出问题:“人机互动中,老师和学生应该如何做,在职业技能里什么是排他性。”刑教授的见解是人机互动中找出人的价值以及如何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AI缺乏个性化,在短时间内很难形成信任,人与人之间具有个性化,同时可以利用AI拓宽问题纬度,刑教授由人机对话映射讲座主题“采访”,并且指出只有非常充分的前期工作,才有机会接近真相。刑虹文教授借由
  • 2024-07-05
    2024年6月7日下午14:00,于学校B103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精彩讲座。本次讲座我们邀请到了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杨佳教授,与大家共同探讨音乐剧表演的创作与思考。出席本次讲座的领导有赵炳翔副校长、音乐剧表演专业主任罗莎老师、音乐剧表演专业全体教师以及学生。图1 赵炳祥副校长、杨佳教授以及学生们杨佳,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音乐剧协会理事,中国音乐剧教学专业委员,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会员。纽约菲茨莫里斯国际声音训练师资认证导师。中华文促会音乐剧委员会副主任。曾任日本四季剧团演员,上海戏剧学院戏曲音乐剧主任。出演中外音乐剧《狮子王》、《美女与野兽》、《西区故事》、《想变成人的猫》、《长河》、《辅导员》等;导演多部音乐剧《小王子》、《红男绿女》、《草原英雄小姐妹》、《格桑罗布与卓玛次仁》、《白云溪上》、《哈姆雷特》、《辅导员》等;担任音乐剧《国之当歌》、《白夜行》、杂技剧《战上海》、《莎士比亚之夜》等表演指导。深耕音乐剧、话剧表演教学20余年,曾获上海市育才奖、上海市教学成果奖、优秀班主任等奖项。作为音乐剧领域的杰出代表,她的艺术造诣和丰富的实践经历一直
  • 2024-06-28
    2024年5月17日,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邀请朱开荣老师,开展关于服装CAD自动打版及智能辅助设计对服装行业的影响的讲座活动。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的同学来参加此活动。讲座的主题是服装CAD自动打版及智能辅助设计对服装行业的影响:在讲座上朱老师通过举例照片量体,和同学的现场演示如何运用CAD自动打版,让我们了解到了CAD自动打版只要脚本合理,算法科学精细,它就可以成为一个更加智能的辅助设计的强有力的帮手。1. 提高设计效率与精度:传统的服装设计往往依赖于手工打版,这既耗时又容易出错。而服装 CAD自动打版技术通过精确的算法和数字化工具,能够大大提高设计的效率和精度。设计师可以迅速将创意转化为具体的服装版型,减少手工操作的繁琐,同时确保版型的准确性。2. 降低生产成本:通过CAD自动打版,服装企业可以减少对大量人力物力的依赖,降低生产成本。此外,由于设计精度的提高,面料利用率也会得到提升,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3. 个性化定制成为可能:随着消费者对个性化需求的增加,服装行业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服装 CAD自动打版及智能辅助设计技术可以根据消费者的具体需求和身材数据,快速生成符合个性化要求的服装
  • 2024-05-15
    2024年4月8日-2024年4月12日,上海电影艺术学院影视科创学院邀请到了郭刚老师亲临学院进行为期5天的工作坊授课。图1郭刚老师《影视后期工作坊》海报郭刚,中影电影数字制作基地声画制作中心剪辑指导,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剪辑学会会员,中央美术学院电影专业客座教授,作品在国内外多个电影节获奖(法国真实电影节、澳门国际电影节、北京国际电影节、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本次工作坊课程,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电影剪辑的技术精髓与规范,从而理性把握当代剪辑工艺。课程通过追溯剪辑与视听语言的历史脉络,揭示其背后的原理与发展轨迹。同时,结合美术史对电影的影响,探讨电影艺术的多维度表达。在深入讲解电影时间建构与空间构成的过程中,我们进一步拓宽视野,探寻电影艺术的无限可能。通过这次学习,学生将更全面地认识电影剪辑的魅力,为未来的创作之路奠定坚实基础。图2郭刚老师为学院24届毕设作品提出剪辑修改意见第一天的课程,郭老师带领同学们深入探讨了电影剪辑的技术规范。从剪辑的基本原则到实际操作技巧。通过实践操作,同学们对剪辑流程与素材整理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也为后续的系统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第二天的课程,同学们走
  • 2023-12-20
    2023年11月24日,由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联合张振晖技能大师工作室、动漫技能职工学堂(示范性上海职工学堂)、上海市动漫行业协会动漫教育专业委员会、上海市动漫行业协会实训中心共同举办的“光翼.大咖谈”活动在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如期召开。活动邀请了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导演吴云初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大咖分享会:《传承美影精神赋能中国动画人才培养》。本次参与主题活动的有来自中华职业学校中高贯通动画班的师生以及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数字学院的同学们,还有在线学习的企业老师、包文君艺术设计名师工作室(市级)、许彦杰名师工作室(市级)的老师以及兄弟院校的师生们。优秀的作品总是代代相传、经久不衰,影响一代又一代人,相信70后、80后、90后乃至00后,都对这句台词很熟悉。如果要评选一批最受儿童喜欢的中国动画片,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出品的13集剪纸动画片《葫芦兄弟》,想必一定会入选。角色形象鲜明生动,深入人心。自1986年播出以来,《葫芦兄弟》受到一代又一代小朋友们的喜爱,也成为了几代人难忘而珍贵的儿时回忆。葫芦娃曾被中国动画学会、上海电视台联合组织评选为“少儿最喜爱的卡通明星”。吴云初老师于1
  • 2023-12-20
    2023年11月10日(周五)16:00,一场别开生面的音乐戏剧讲座在上海电影艺术学院南校B103教室拉开帷幕。受陶然老师邀请,英国音乐剧表演与教育专家Brain Lee先生为同学们分享了在无声中讲好故事的思考与技巧。这不仅是一次学习如何调动肢体的“表演训练”,更是一次尝试自我剖析、展现灵魂的“思想盛宴”。本次讲座在一片欢声笑语中拉开帷幕。Brain Lee先生首先运用自己极尽夸张而丰富的肢体语言打破了略显严肃的氛围,同学们也通过模仿老师的一举一动逐渐进入状态。1.“把动作看成旋律”在Brain Lee先生看来,肢体语言与音乐语言是相通的,正如其口琴吹奏出的不同旋律代表着不同的动作一样。跟随着不同的音调,同学们保持着高度的专注,尝试通过身体的律动表现不同的音高、节奏,感受肢体语言的流动与张力。就像音乐语言不是一个点,也不是一律千篇,“表演者站在舞台上就要敢于表现不同,找到属于自己的山峰,发现更多的力量”,Brain Lee先生如此对同学们说。2.“用肢体表达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习惯于运用肢体表达自己。但对于演员而言,难点正在于将肢体语言表露的情绪自然地呈现在舞台之上,流畅而不刻意。
  • 2023-12-18
    随着科技与互联网的发展,我们逐渐步入一个融媒体的时代。白岩松老师的发问“这个时代需要什么样的主持人”引发了大家的思考。这些问题均在吴洪林教授的《节目主持人语言形象与传播力》一课中得到了回答。2023年12月15日下午,在学院109的报告厅中,不同专业对主持艺术心怀向往的学生们齐聚一堂,带着求真向学的心态,期待着吴洪林教授的到来。吴洪林教授是上海戏剧学院电视艺术学院原副院长,教授;中国广电联合会戏剧影视学术研究基地特聘研究员;中国高等院校播音与主持专业教育协会常务理事。本次讲座授课中,不仅有来自各年级段的学生们,上海电影艺术学院校长江泊、高本贯通院校上海师范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副主任姜杉副教授等多位教师也一同聆听讲座。首先,由常务副校长赵炳翔致欢迎词,赵校长表示:在媒体融合发展的大趋势下,主持人作为播音主持艺术专业最重要的身份承载之一,其语言形象应如何塑造?传播力如何提升?如何在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最大化挖掘学生对于“主持人”这一身份的自主认知,更好地把握和培养“主持意识”?播音与主持专业的学生又该如何整装待发?让我们在吴教授的讲座中寻找答案。”吴教授用航天员杨利伟的故事为引入,讲述了表
  • 2023-12-06
    2023年12月5日,上海戏剧学院韩生教授在上海电影艺术学院内进行了一场名为《演艺空间与生活空间融汇新生态——戏剧影视创作新语境下的探索》的讲座。讲座主要探讨了文旅融合、数实融合背景下,演出业和旅游业发展的变化,行业生态变化,艺术语境变化以及戏剧演出艺术整体生态转型的全面发生。上海电影艺术学院常务副校长赵炳翔,视觉学院院长顾平,上海舞台技术研究所副所长谢渝熙,舞台艺术专业带头人孔庆尧及首席专家潘家渝副教授,上海电影艺术学院的师生共同聆听了讲座并给与了高度评价。图1上海戏剧学院教授上海舞台美术学会名誉会长韩生韩生教授是数字演艺集成创新-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艺术总监 现任中国舞台美术学会文化旅游创作委员会主任、国家文化科 技创新联盟沉浸产业培育平台专家组组长、上海舞台美术学会名誉 会长、香港演艺学院荣誉院士。图2上海戏剧学院教授上海舞台美术学会名誉会长韩生讲座中讲座首先从文旅融合的角度出发,指出在当前的背景下,演出业和旅游业的结合越来越紧密。文旅演出不仅直接促进了旅游产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更重要的文化贡献在于促进了地域文化艺术资源禀赋和价值的重新认识和挖掘。他强调,地域文化的自信和自豪感
  • 2023-12-06
    2023年12月5日,上海舞台技术研究所副所长谢渝熙在城市空间与景观照明国际学术交流会上,以《城市景观照明的艺术品质》为题,分享了他在城市景观照明领域的独特见解和经验。谢渝熙老师是上海舞台技术研究所副所长,上海舞台美术学会副会长,上海市演出行业协会理事,中国舞台美术学会灯光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国照明学会舞台电影电视照明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演艺设备技术协会灯光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照明学会文旅艺术照明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政府采购评审专家,2019年荣获“上海工匠”称号。上海黄浦江主题光影秀 灯光总设计;上海外滩景观照明改造工程 舞美灯光总设计;2018雅加达亚运会闭幕式中国8分钟文艺演出 灯光总设计;2017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文艺晚会《扬帆未来》灯光总设计。图1 上海舞台技术研究所首席设计师谢渝熙谢渝熙副所长首先回顾了2018年至2023年上海黄浦江大型光影秀的精彩瞬间。这场光影秀将舞台灯光、建筑、音乐、戏剧等不同领域跨界合作,用戏剧舞台的灯光设计城市景观照明。他从艺术层面和技术层面详细解析了创作的整个过程,强调了光影变化对于营造城市景观的重要性。图2 2021年黄浦江灯光秀黄浦
  • 2023-11-21
    为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对于建设现代化教育事业的超前布局,推动艺术教育与思政铸魂深度融合,抢抓我校教育教学改革新机遇,影视科创学院特别邀请我国资深灯光指导徐欧老师为我们带来主题为“电影摄影打光方法与应用”的精彩讲座,这是徐欧老师对于光与影智慧的分享,更是与新鲜力量灵感的碰撞。学院通过此次搭建与业内资深创作者深度交流的平台,有效推进企业实践与理论教育共生共长,助力强国人才生长之势葳蕤蓬勃。图1 摄影摄像专业同学现场提问图2摄影摄像专业负责人苏锴老师现场提问讲座最后,由影视多媒体技术专业负责人,影视科创学院党支部副书记孙鹏老师为徐欧老师颁发上海电影艺术学院影视学院特聘专家聘书并合影留念,整场讲座老师与同学们互动交流热烈,并以大合照留念,定格这场精彩纷呈的电影灯光技术讲座。图3 影视科创学院支部副书记、影视多媒体技术专业负责人孙鹏老师为徐欧老师颁发特聘专家聘书图4 徐欧老师与参加讲座教师同学合影留念
  • 2023-11-21
    在传承红色文化基因、讲好中国故事的系列活动中,影视科创学院近日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讲座。本次请到了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科研处副处长、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马婉作为主讲嘉宾。马婉副处长以其深厚的历史学背景和丰富的研究成果,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场关于上海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地位与作用的精彩解读。图1马婉副处长讲座现场马婉副处长题为“历史为什么选择了上海—中共中央在上海”的讲座深入探讨了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的历史背景及其深远意义。马婉副处长在讲座中通过详实的历史资料和生动的故事,剖析了上海这座城市在中国共产党早期历史中的重要作用,揭示了上海不仅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地方,更是中国革命和现代化进程中的关键节点。她的讲解不仅涵盖了历史事件,还深入探讨了这些事件背后的社会、文化和政治因素,让听众对上海在中国近现代史中的独特地位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此外,马婉副处长还分享了她的多部专著中的精彩内容,如《光荣之城:上海红色纪念地100》和《红色起点——上海市100个红色地标》等,这些研究成果不仅在学术界产生了广泛影响,也为普通大众了解和学习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马婉副处长的分